白斑病是石斑鱼养殖中的严重病害之一,尤其是在高密度暂养池和网箱养殖中常有发生。此病蔓延快,严重的3~4天可使全池鱼死光,在网箱中一般与单殖吸虫形成并发症,感染率高达90%,死亡率达50%以上。海世通提醒该病流行于福建、广东和浙江等地,多发生于夏季。
石斑鱼白斑病的病原为纤毛虫中的石斑瓣体虫。虫体微小、略微透明与淡水鲤鱼斜管虫相似,呈椭圆形或卵形,大小45~80×29~53微米。虫体腹面有32~36条纤毛线,其它裸露,前部中间有一圆形胞口,虫体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大核,大核的后方有一花朵状瓣状体。
石斑瓣体虫的虫体寄生在石斑鱼的体表、鳃和鳍上。从症状上看,很像小瓜虫病。池塘养殖的部分病鱼浮于水面,游泳缓慢,呼吸困难,不摄食,皮肤、鳃、和鳍上的粘液分泌增多;体表布满白点,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,病情严重的,白斑扩大连成一片;病死的鱼胸鳍向前方伸直,几乎贴近于鳃盖下沿。因此,该病又俗称“白斑病”。 发病几天后就出现死亡,病鱼死亡后,通常会沉入塘底而不是浮上水面,会影响养殖户对发病程度及死鱼量的判断。
种放养或转换池塘时用20~30PPM戊二醛浸泡5~10分钟或淡水浸泡5~10分钟,或者用安全无毒驱虫的桉树精油制剂(龙昌乐畅)按0.5~1PPM的浓度浸泡24小时,以防可能携带的病原体,若加抗生素一起浸泡效果更好;加强日常管理工作,海世通渔业提醒可以降低养殖密度、饲养管理、早晚巡塘、水质管理和及时排污换水,定期拌料内服乐畅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